我省全面启动财政电子票据跨省报销试点 破解异地就医报销“痛点”
来源:非税处、票据所、信息中心 时间:2025-09-08 15:39

  作为全国第二批财政电子票据跨省报销试点省份,我省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开展。近日,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印发《福建省财政电子票据跨省报销应用试点实施方案》,标志着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旨在解决群众异地就医报销“跑腿多、周期长、手续繁”及商业保险报销票据收集难等问题。

  《方案》紧扣财政部试点部署要求,聚焦“深化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提升票据社会化应用水平”目标,依托省财政电子票据智能监管和跨省报销应用平台,创新建立个人与单位数字账户,提供票据归集、查询、核验、报销、结果反馈等“一站式”服务。

  为确保试点精准落地、高效推进,《方案》明确将医疗收费电子票据作为跨省报销核心突破口,重点覆盖群众需求最迫切的住院费用、门诊慢特病费用及普通门诊费用三大场景,报销范围同步涵盖医保与商业保险两类高频需求。首批试点选取福州、三明、漳州三市先行先试,首批开票单位选取10家省、市、县三级三甲医院及11家商业保险公司,实现“医疗服务端 + 报销服务端”全链条覆盖,为后续全省推广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在系统建设上,我省构建“数字账户”与“系统对接” 双轨并行模式,适配不同主体报销需求。其中,数字账户模式面向广大群众,可通过“闽政通”APP等入口开通个人数字账户,系统自动归集全国范围内本人财政电子票据,报销时只需将票据授权流转至报销单位的“单位数字账户”即可完成申请,报销结果实时反馈,操作简便且适配小批量报销场景。系统对接模式则针对医保中心、大型保险公司等报销量大的单位,支持其业务系统与省级财政电子票据平台直接对接,实现票据信息自动查验、状态实时获取、报销结果同步反馈,大幅提升批量报销效率。

  此次试点是我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数字财政建设的重要实践。随着试点落地,让群众异地就医报销“少跑腿、零跑腿”,进一步提高财政服务民生效能。同时,实现财政电子票据报销事前预警、事中核验、事后监测全流程监管,推动财政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升级。根据部署,我省计划于11月实现省财政电子票据智能监管和跨省报销应用平台在试点单位上线运行。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