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厅非税处和票据所联合党支部
品牌名称:小票据大民生
品牌内涵:
省财政厅非税处和票据所联合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刻把握财政票据“小切口、大民生”的民生属性,坚持擦亮服务“民”字底色,坚持畅通票据“通”字经脉,坚持筑牢风险“防”字堤坝,聚焦民生痛点,打通服务赌点,释放改革红利,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相关改革经验在全国性会议上交流推广,多项便民服务举措惠及千万群众,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贡献财政力量。
经验做法:
打好民生牌,畅通服务链,是财政非税工作惠企利民、服务大局的核心要义。省财政厅非税处和票据所联合党支部牢牢把握党建引领业务、服务直达民生的要求,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财政+”思维,以小票据服务大民生,不折不扣落实便民利企政策,优服务、提效率、强监管、防风险,着力在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中锻造一支讲政治、精业务、优服务、守底线的队伍。
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征管效能优环境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主动担当作为,始终将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营造公平透明营商环境作为核心职责。依托数字化手段,创新建立非税收入风险预警规则库,动态监测异常数据,精准发放风险提醒函,强化事前监管。深化非税收入绩效评价改革,构建“分类施策、标准引领、结果导向”管理模式,将省直执收部门系统收缴比例纳入部门整体绩效评价,以评促管。全力攻坚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全覆盖,通过省级重点部门座谈、地市调研指导、印发专项通知等组合拳,确保年底前实现省级执收单位全覆盖,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优缴费环境。打造“票据的前世今生”主题展览,开展“非税收入服务高质量发展”征文活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二、畅通服务链条,便捷票据应用惠民生坚持以办实事为导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力打通票据服务“最后一公里”。紧盯群众在医疗、缴费、取票等环节急难愁盼,精准发力。医疗服务提速。联合卫健、医保实施医疗电子票据改革,建立数据共享渠道。以省协和医院为例,年节省患者排队时间超2.3万小时;全国率先实现医疗电子票据医保零星报销全程网办,报销时限平均缩短10个工作日,有效破解虚假报销难题。缴费渠道拓宽。2025年4月,全面升级非税收缴系统,新增微信支付功能并实现全省覆盖,护照办理、资格考试缴费等均可一键支付。取票查验提效。群众可通过财政官网、公众号、闽政通APP便捷获取和查验票据,实现跨省电子票据互查互验。交罚处理省心。自2020年5月开出全国首张跨省交罚电子票据,交通违章处理及罚款缴纳实现“一趟不用跑”,年均惠及省内驾驶人约2000万人次、跨省驾驶人7万人次。
三、深化协同创新,赋能数字治理提效能锚定数字赋能方向,依托党员先锋引领,以数字协同驱动流程再造和服务升级。完成执法闭环贯通。完成全省执法单位收费项目配置,推动非税票据系统与“闽执法”平台对接,实现在线执法、开票、罚款收缴全流程电子化。不动产登记实现创新。创新推出省级“总对总”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模式,实现税费“一次收缴、自动清分、同时缴库”。截至今年5月,线上线下办理超1.69万宗,收缴税费7.15亿元。诉讼退费更加便捷。率先打造诉讼费收退管理新模式,通过财政法院系统互联和“系统校验+业务审核”机制,实现线上退费全程网办。截至今年5月,成功办理线上退费128.53万笔,金额67.96亿元。
四、筑牢安全防线,强化风险防控保稳定多措并举筑牢安全底线,发挥党员主观能动性,始终将防范风险和廉洁从业摆在突出位置。风险监测前置防范。建立并动态完善非税收入风险预警规则库,配合监督局实现票据信息自动导入核查系统,对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重点领域进行前置预警和动态监测。廉洁教育抓常抓长。支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压实支部书记“一岗双责”。通过常态化廉政谈话、警示教育、日常监督,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内控机制持续完善。严格执行财政票据法规政策,不断完善内控流程,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规范管理,财政票据使用安全高效,保障“票款”双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